您好!今天是日 星期
后台管理 | 

党建园地

赏名画、知党史--书记讲党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发布日期:2020-08-01 06:08:07   来源:肇文学校   点击量:

六、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0-19569月)

1949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董希文:《开国大典》

 

董希文:《开国大典》

美术点评:

《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成名作,创作于1953年,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画面气势宏大,喜气洋洋,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神采奕奕,气度不凡。作品采用严谨的写实笔法,真实再现了这一伟大历史时刻,又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拉大了蓝天与红灯笼、红地毯之间的色彩对比,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作品中,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融入了中国的审美元素。由于时代

变迁,《开国大典》曾两度被修改。1955年,画中高岗因“高饶反党集团”事件被删除,原位以一盆鲜花代替。1968年“文革”发生后,画中的刘少奇被刮去,原作第二排的董必武补到空缺的刘少奇的位置。1970年,江青曾指示删掉林伯渠,因画家重病在身而未修改。

党史解读:

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史称“开国大典”。

10月1日早晨起,首都工人、师生、机关干部、市民、近郊农民、城防部队及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共约30万人陆续汇聚天安门广场。下午3时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军乐声中,54门礼炮齐鸣28响。接着,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之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走在最前面的是年轻的人民海军,随后是强大的步兵师,装甲兵、摩托化兵、骑兵也分列通过天安门广场,刚刚组建的人民空军的飞机在天安门广场凌空掠过。傍晚,长安街上华灯齐放,群众游行开始了。工人、农民、学生、市民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节日的首都沉浸在狂欢中,直到深夜。当天,全国已经解放的各大城市都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

1949年10月1日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蒋兆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美术点评: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著名画家蒋兆和为新中国诞生创作的庆生之作,创作于1949年。画面中人物着工农服装,高举红旗,目光坚毅,动作有力;背景欢呼的人物作虚化处理,突出了主体形象。画面中两位工农代表了千千万万受苦的中国人民,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代表了新中国的活力,画面主题明确,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与对新生活的向往。在创作手法上,画家采用的传统的用笔方法,使色墨和素描体面关系得到完美的结合,有力地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力。

党史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胜利完成,并由此开始了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新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使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中国的民族精神得到极大振奋,中华民族从此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它从根本上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劳动人民真正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这是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根本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迅速实现和巩固了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以外)的国家统一,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为建设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注入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黄胄:《载歌行》

黄胄:《载歌行》

美术点评:

新疆是黄胄画作的重要题材。他的国画《载歌行》就是描绘新疆和平解放之后,新疆人民载歌载舞欢快生活的经典之作。画中人或乘车,或骑马,或步行,有挥舞旗帜,有拍打手鼓、有弹琴歌唱。从画面右侧向左侧前行,队伍参差错落,人物形象刻画得丰富生动,使得整幅画面显得欢快而流畅,似音符在画卷上随着画中人物的乐曲而跳动。作品歌颂了新疆人民在和平解放之后当家作主的欢快之情,也体现了黄胄艺术探索。

党史解读:

1949年秋,解放军进军西北的节节胜利,使孤悬边陲的国民党新疆军政当局开始动摇。为实现新疆和平解放,中共中央开展了对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和省政府主席包尔汉的团结争取工作。9月25日、26日,陶峙岳、包尔汉先后通电起义,新疆宣告和平解放。

为接管新疆防务和改编起义部队,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在西北各族人民和苏联方面的支援下,穿越戈壁沙漠行程一千多公里,于10月20日进驻新疆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完成了挺进西北边陲的艰巨任务。部队到达迪化时,从南梁到北门,轰轰烈烈地通过市中心,受到各族群众的夹道欢迎。有的年轻人竟爬上装甲车,呼喊着“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激动地向解放军不停地招手。

 

侯一民:《跨过鸭绿江》

美术点评:

《跨过鸭绿江》是侯一民创作的描绘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的历史油画。画面中朝鲜的土地已经满目疮痍,朝鲜人民欣喜地迎接志愿军的队伍。白雪皑皑中,志愿军队伍从前方呈“之”字形蜿蜒至连接中朝边境的大桥,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队伍前方,手持武器的志愿军战士整齐划一地走向抗击敌人的战场,画面左侧负伤的人民偎依在一起,欢迎为朝鲜人民战斗的志愿军朋友。作品横向构图,视野开阔,大气磅礴,色调低沉,以夜色比喻朝鲜人民的境况,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突出志愿军所担当的历史使命。

党史解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从8月起,美军飞机不断侵入中国领空,中国的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9月中旬,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后,战局迅速逆转。10月7日,美军越过三八线,向朝鲜北方大举进犯,并迅速向朝中边境推进。10月上旬,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央多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援助的问题。当时,我国经济恢复刚刚开始,物资极度匮乏,人民政权没有完全巩固,武器装备相当落后。而如要出战所迎击的将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敌我力量悬殊,出兵参战,会不会“引火烧身”。军情紧急,压力巨大,决策艰难。是否出兵入朝作战,中共中央的决策经历了一个从考虑出兵,到暂缓出兵,再到最终决定出兵的过程。10月4日和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最后取得一致的认识,作出了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斗争的决定。

10月8日,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夜幕的掩护下,从安东(今辽宁丹东)、长甸河口、集安三个口岸,跨过鸭绿江,秘密进入朝鲜战场。从此,开始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杨之光:《一辈子第一回》

美术点评:

杨之光的国画《一辈子第一回》,描绘了一个平生第一次拿到选民证的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老人衣纹的线条处理粗细有致,恰当表现了粗布衣裳的质感;老人脸部刻画精细,并在中国的水墨语言中结合了西方的光影、明暗效果;眼角皱纹的处理,显现了老人饱经沧桑的艰辛;注视选民证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细缝,加上合不拢的嘴巴,更是把老人当家做主的那种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真实、亲切、朴实。该作品1956年曾获“向科学文化进军”奖章。

党史解读:

新中国成立之初,召开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条件还不具备,民主政治建设是从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这种组织形式开始的。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产生,主要采用选派(推选)、选举和聘请相结合的方式。时为清华大学教授的费孝通参加了北平市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看到参加会议的,有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戴瓜皮帽的,都在一个会场里讨论问题。各界代表的提案有248件,大都是社会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交会议审议、处理。通过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人民群众在民主素质、民主程序等方面得到培养和训练。

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已经提上党的重要议事日程。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工作,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最重要的成果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蒋兆和:《给爷爷读报》

美术点评:

《给爷爷读报》是蒋兆和写意人物画的代表作,描绘了新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画面中小孙女活泼可爱,胸前飘着红领巾,正喜悦地给爷爷读报;爷爷正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报上的内容,表现出若有所思的神态。两人形象真实感人,爷孙间的浓浓亲情洋溢其中。在作品中,画家将中国传统的水墨技法与西画的光影处理技巧完美结合,使画面既有中国美学追求的意境,也有西方绘画要求的造型、色彩关系。

党史解读:

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5.5亿人口中有4亿多是文盲、半文盲。文盲成为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一个根本问题。扫盲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场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上世纪50年代,这首《夫妻识字》曾风靡大江南北。那时,无数人就是唱着这首歌,走进了扫盲班课堂。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文化的热潮中。土改后翻身农民的子弟开始大量进入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1950年全国农民上冬学的达2500万人以上,1951年上常年夜校的农民有1100余万人。从1949年到1964年的十几年中,先后有近一亿中国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如此大规模并卓有成效的扫盲运动,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陆俨少:《毛主席的指示到达了田头》

美术点评:

陆俨少的《毛主席的指示到达了田头》用隐喻的手法,描绘建国初期劳动人民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的热爱。画中的人物是一群在棉田边休憩的农民,其中一位少女拿着一份有毛主席指示的报纸在给大家阅读,人们听到后欢欣鼓舞,互相传递,旁边的人好奇地围到报纸旁边想看个清楚。作品构图疏密结合,人物动作自然,表情生动传神,线条流畅,设色质朴,画面清新感人,具有较强的农村生活气息。

党史解读:

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后,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也随即发生转变,转向用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来宣传、教育全国人民。

1954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党的宣传工作的要点:第一是要加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政策和决议。第二是要系统地说明党的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向党内各种不良倾向作斗争。第三是要改进经济宣传,动员千百万群众开展劳动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争取在工农业等方面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一五”计划,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关于加强党在农村中的宣传工作,中央提出要在广大农村有系统地对农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健全党在农村中的宣传网和经常的宣传活动,将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觉悟提高到社会主义的水平,以便为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必要的思想基础。

黎雄才:《武汉长江大桥速写》

美术点评:

黎雄才的《武汉长江大桥速写》,用简洁的线条描绘了正在施工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作品清新而不失气势。画面近处高塔耸立,起重机、吊车川流不息,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画面中部大江浩渺,波涛起伏,几艘航船驶了过来,上面满载施工材料,画面深处更多的高塔和航船若隐若现,暗示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工程。作品中纵向的高塔与水平线形成“十”字形构图,结构稳定,造型多用线条,高度简练准确,体现出艺术家驾驭画面的能力。

党史解读:

1956年6月,毛泽东首次在武汉畅游长江后作词《水调歌头·游泳》:“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描述的正是当时在建的武汉长江大桥。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业待举。长久以来,长江阻隔了纵贯南北的铁路、公路运输。当时铁路经平汉线到达汉口之后,需用轮渡将火车渡过长江,到武昌再经粤汉线到达广州。作为“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动工兴建,1957年10月建成通车。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全桥总长1670米。大桥的建成,不但使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更使得京广铁路连接贯通,“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靳尚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美术点评:

周恩来总理双手摊开,站在万隆会议的演讲台上慷慨陈词,他身着深色中山装,大方、朴素,表情和蔼而自信,这就是勒尚谊的油画《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成功地塑造出一位睿智的大国领导人的形象。作品接近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动作、表情、光线,成功地运用肖像画的技法处理历史题材。

党史解读:

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当时与会各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不同,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主张也不同。这意味着会上的分歧和斗争难以避免,中国在会议上的一举一动将十分敏感。

在公开大会上,有的国家的代表攻击共产主义,有的则表示了对中国的疑虑,

会场气氛越来越紧张。在会议可能走上歧路的关键时刻,19日下午,周恩来登台讲话。他开门见山地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他强调“求同”而不是“立异”,说明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存在,“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中国准备在坚守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亚非各国建立正常关系。周恩来宽容大度地体现了和解精神,获得绝大多数国家代表的赞同。

参加亚非会议,是新中国走上国际政治舞台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联系,显示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靳尚谊:《我们的友谊遍天下》

美术点评: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描绘了毛泽东会见国外友人的情景。画面中的毛泽东在中央,与远道而来的非洲兄弟双手紧握,旁边的亚、非、拉等洲的朋友围绕在他的周围,满怀敬仰之情。毛泽东身穿中山装,沉着而大方,体现了国家的自信与好客。他双手紧握黑人弟兄的手,眼神慈爱,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各国的朋友身着其国家礼服,庄重而不失亲切。作品造型简洁,单线平涂,体现了当时油画民族化的风格尝试。作品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与第三世界兄弟国家建立的友情。

党史解读: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处于高涨,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矛盾也在发展。在与美苏两个大国对抗的过程中,争取“中间地带”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60年代前期,毛泽东提出: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亚非拉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中国领导人认为,第一个中间地带和民族民主运动是直接同盟军,应该给以最大的支持,并且联合它们。

这一时期,积极支持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是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对阿尔及利亚人民反法斗争的支持,对古巴、巴拿马等国人民反美斗争的支持,是当时国际上有影响的大事。中国还在经济上、建设上大力援助亚非拉国家。中国在国际上得到的支持也主要来自亚非拉国家。当然,对外援助也有未注意量力而行的问题。在60年代前期国内经济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援外数额仍然居高不下。

关山月:《新开发的公路》

美术点评:

《新开发的公路》为关山月1954年到南湾水库深入生活后而作,不难看出画家在岭南派山水画的基础上强化生宣纸上笔墨的表现。画面采用奇谲的构图,山势从上往下俯冲,象征着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自然环境,在险要的环境中建设出平坦的公路的美好愿景。这件作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表现社会主义建设图景的新山水画代表作,表现了关山月的山水画既有岭南画派写实精致,又兼有北方山河雄浑的特色。

党史解读:

画作者体验生活的信阳南湾水库位于淮河最大的支流——浉河上,是建国后首批兴建的大型治淮骨干工程。水库工程开工于1952年,1955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1950年夏季,淮河洪水造成的灾害,紧紧牵动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毛泽东连续四次对淮河治理作出重要批示。1951年5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由此,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淮河的建设高潮。淮河两岸人民开始了大规模治水壮举,在当时国民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工程:修建了淮北大堤及下游的三河闸,在大别山区建起了以佛子岭水库为代表的水库群,在河南境内完成了石漫滩、薄山、南湾等山区水库建设,在江苏、山东开展了导沭整沂、导沂整沭等工程。大规模综合治理,初步改变了淮河“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面貌。从此,淮河见证的不再是生灵涂炭和流离失所,她承载的是流域人民的安居乐业与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刘海粟:《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

美术点评:

《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展现了上海南京路上工人游行的热烈盛大场面,画中无论是红色条幅还是游行前进的人群,均用跳跃、活泼的色点画出,显出一种热情、喜庆的节日气氛。画面以红黄色为主色调,远处白云和天空采用印象派手法表现,传达出画家心中如火的激情。画家熟练运用欧洲现代绘画的技法和理念,以明亮的色彩对比、轻松欢快的笔触描绘了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城市新貌,以及欢庆活动中工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党史解读:

1956年这一年,以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而载入史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进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政治、经济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党所面临的全新课题。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党的八大为标志,这个探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个困难而复杂的问题,从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答案,照搬苏联模式又不符合中国国情,只能从实践中逐步认识,逐步解决。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展现出党为寻找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多方面探索的生动景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思路逐步清晰起来。毛泽东后来多次说:前几年经济建设主要学外国经验,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八大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具有长远的重要的意义。八大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