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日 星期
后台管理 | 

党建园地

赏名画、知党史--书记讲党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发布日期:2020-08-01 06:18:53   来源:肇文学校   点击量:

十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921-201211月)

1992118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1012日,中共十四大召开。

 

施江城:《高峡平湖图》

美术点评:

《高峡平湖图》是表现1997年三峡大坝合龙的新山水画力作。画家将大坝推至中景,突显出大坝横线的美感,使大坝、工地、江水、群山浑然一体,形成一个统一的基调;画面同时配以云雾缭绕、波浪翻滚等细节,表现了三峡地区山水的浩荡、秀奇。在用笔上,画家主要采用中锋表现,用各种皴擦点染丰富细节;用色方面,以赭石、花青为基本色调,表现出典雅、秀润的长江山水的美学特质;题款方面,选用了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的词句“当惊世界殊”,以“高峡平湖图”的主题完美结合。整幅画面厚重而遒劲,刚健而婀娜。

党史解读: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壮举。为了三峡工程,中华民族经过了几代人的构想、勘测、设计、论证。

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中就提出在三峡建造坝堰的构想。国民政府也曾组织过前期勘测工作,无果而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里说:“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在周恩来的主持下,开始了三峡工程的勘探、设计、论证工作。综合当时的国力、技术和国内国际形势等因素,毛泽东最终决定暂缓实施三峡工程,先修建葛洲坝水电站,作为三峡水电站的实验工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三峡工程又被提上议事日程。经过长期广泛的勘探、研究和论证,1992年4月3日,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在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获得通过,标志着三峡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1994年12月14日,在三峡坝址举行了开工典礼。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实施大江截流合龙。2006年5月20日,大坝封顶,三峡大坝全线建成。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600多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现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高泉:《1998 年夏·丰碑》

美术点评:

1998年夏·丰碑》再现了1998年广大解放军官兵在党领导下抗洪抢险的战斗场面。解放军官兵一字排开呈水平线构图,队伍从右至左延伸远处,突出了抗洪任务的严峻,也彰显了抗洪官兵众志成城不怕危难的大无畏精神。江泽民站立在画面的最中央,在抗洪第一线指挥着抗洪战斗。画面上方乌云天黑的墨青色与洪水的黄色调融为一体,洪水的处理动感十足,把抗洪的惊险场面再现观众眼前。整幅画面刻画细腻,情感丰富,让观众对抗洪官兵的坚强肃然起敬。

党史解读:

1998年夏,我国遇到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面对特大洪水的袭击,党中央和国务院正确判断,周密部署,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抗洪斗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8月7日,长江上游出现了第四次洪峰,长江九江大堤发生决口。中央军委紧急调动部队进行堵口,于12日堵口成功。8月12日,长江上游出现第五次洪峰。

8月13日至14日,江泽民到长江荆江大堤、洪湖大堤、武汉龙王庙、月亮湾等险段指挥抢险,慰问军民,发出决战决胜的总动员令,给抗洪军民以极大的鼓舞。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军民协同作战,终于夺取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1998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江泽民说,坚决战胜这场洪水,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一场重大斗争,也是对中国人民与天奋斗的勇气、信心和力量的一场严峻考验。他强调指出,在同洪水的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现出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赵志田:《众志成城》

赵志田:《众志成城》

美术点评:

赵志田曾采用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成功地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气息的主旋律作品。《众志成城》表现的是全国人民奋力抗击非典的场面。人物形象主要以线勾勒,精炼准确,西服颜色采用浓墨晕染,随意酣畅,墨色与背景气球、彩旗的颜色相得益彰,整幅作品达到了艺术与思想的高度统一。作品与时代主题丝丝相扣,反映生活,极富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真、善、美的享受。

党史解读:

经历过2003年春夏抗击“非典”的人,对那段日子都会刻骨铭心。2002年11月中国广东佛山发现第一起后来称为SARS的病例后,非典型肺炎这场重大灾害突然降临。2003年2月广东发病进入高峰,之后又蔓延到全国许多地方。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病毒已经找到,正式命名为SARS病毒。

面对这场灾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果断决策:明确提出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决不允许缓报、漏报和瞒报,迅速建立完善公开透明的疫情报告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国家安排巨额资金建设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成立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将非典列入法定传染病依法进行管理﹔公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胡锦涛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我们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二十四字精神成为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夺取抗击非典斗争胜利的强大动力。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负责、靠前指挥,社会各方面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

 

苗再新:《梦圆时刻》

美术点评:

画家苗再新善于通过驾驭画面结构,以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梦圆时刻》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描绘了奥运开幕式当晚的盛况。画面中数不清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难以抑制的心中喜悦,前方的小伙子将国旗绘在脸上,展开双臂;后面的年轻人们有的扬起手中的北京奥运会旗帜或国旗;画面左方一个戴五环眼镜装饰的年轻人做出“V”形手势;夜空里的烟火斑斓璀璨。作品画面色彩鲜亮,具有浪漫主义特征;构图富有动感,层次分明,人物丰富而不凌乱,具有很强感染力!

党史解读:

一个世纪前,有识之士就曾发出“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的期盼;1932年刘长春孑然一身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开创了中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历史;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1984年在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了在奥运会上金牌及奖牌零的突破,展示出新兴体育强国的风采。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当宣布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那一刻,历史的瞬间变成了永恒的欢乐。申奥成功,中国人民由衷地喜悦,尽情地欢呼。在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举办奥运会,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将更大规模地普及,奥林匹克精神会更广泛地弘扬。2008年8月8日,五星红旗、五环旗在国家体育场冉冉升起,奥林匹克会歌在万众瞩目中悠扬奏响,第29届奥运会的圣火燃亮北京的星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了从古到今的中国之美。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将盛典的舞台,搭建在东方的沃土。13亿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家园圆了奥林匹克之梦。

分享到: